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生活驿站

日有所思 | 潺潺小河 希望田野

发文时间:2021-01-05 17:04:26 来源:滨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 作者:大嘴巴

  一则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好消息扑面而来。

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。

  一大把的重磅利好,已经启程。

  数给大家看。

  ■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……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

  ■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这是“三农”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。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,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工作不留空档,政策不留空白。

  ■ 党中央决定,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,对摆脱贫困的县,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。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。

  ■ 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,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。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,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,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。要建设高标准农田,真正实现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。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,把黑土地用好养好。

  ■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、广度、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,必须加强顶层设计,以更有力的举措、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。

  ■ 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“三农”工作上,当好乡村振兴的“一线总指挥”。

  ■ 通稿特别提到,“会议讨论了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(讨论稿)》”。

  完全可以想见,更加详细的乡村振兴计划,会迅速地来到我们面前。

  在已经完成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当下,为何还要把深情的眼光投向农村?

  两段话,可以看出谋深虑远:

 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,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,稳住农业基本盘、守好“三农”基础是应变局、开新局的“压舱石”。构建新发展格局,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,农村有巨大空间,可以大有作为。

 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,农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、农村、农民问题,只有深刻理解了“三农”问题,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、这个国家、这个民族。必须看到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,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。

  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,中央的这些想法,做法,提法,毫无疑问,让人振奋而感动。

  如同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,崛起与复兴的大厦不论多高,口中粮腹中食,都离不了,缺不得。

  其实许多时候许多人,骨子里是看不起农民的。

  因为他不知道现在的锦衣玉食,到底来自谁的双手。

  甚至不知道上数三代不到,他的父母长辈,刚刚从泥地里拔出了双脚。

  很有意思的是,世界上顶尖的发达国家,农业都足够发达。

  水桶理论是普遍真理。最短的板子,代表着最高的水准。

  破败的农村,穷困的农民,瘸腿的农业,一定不是发达的中国。

  在共同向前奔跑的庞大队伍里,每一个人都代表整体,谁也掉队不得。

  中央在告诉所有人,美好前路,美好三农,少一个也不行。

  对广大的农村与农民来说,这个会议也许是已近尾声的2020最可憧憬的收官。

  期待潺潺的小河,希望的田野。

  期待飞金的大地,丰收的欢歌。

  期待袅袅炊烟,小小村落,快乐与富足,多些,再多些。

  (作者:大嘴巴)